2009年1月5日

唔聲唔聲,嚇你一驚

從黑雨首演到最後兩場逼爆加櫈,今次《NSAD無異常發現》的票房就像坐過山車似的,而發展到最後,因為觀眾和外界反應熱烈,我們在沒有預先計劃的情況下決定在本周五加演一場,這還是牛棚劇場製作首次加場呢!整個過程,真有點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般,感覺美妙。

牛棚劇場售票一直有結構性的限制,我們曾經接觸urbtix,但遭對方以牛棚屬非官方場地為由拒絕我們加入。因此,一直以來,牛棚劇場主要靠電話訂票和書局售票點賣票。

在其他城市,如紐約,電話訂票是小劇場製作最主要的售票途徑。不過,通常他們要求觀眾先以信用咭付款的。這方面,一般香港的消費者還沒有這種信心。即場售票(Door Ticket)在紐約外外百老匯也很流行,但一般會額外加收10%至20%票價。有些小劇場還有很嚴密的排隊制度,電話訂票者一條龍,電話候補者一條龍,臨場(Walk-in)候補者另一條龍,排完一輪望門輕歎者只好去另一家小劇場門口碰運氣了,卻倒也是一種樂趣。在周末或藝穗節等日子,格林威治村一帶便常有這種人來人往「串門子」找戲看的氣氛。目前牛棚藝術村只有前進進一家劇場,比氣氛,當然不能和格林威治村相提並論。

書局賣票在台北也是很盛行的一種購票方法,但台北的大書局如誠品、金石堂成行成市,跟香港的二樓書店接觸面不可同日而語。在香港,也不是每一間二樓書店都樂意和我們合作,因為樓面小,地方淺窄,莫說張貼海報,很多時連演出單張也沒地方擺放,售票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在推動演藝活動上非常活躍的阿麥書房,在藝術中心的新店即將開業,期望會為書店售票帶來正面的影響。

其實,牛棚劇場雖說有各種各樣先天性的限制,但售票的狀況已有明顯改進。零四年尾第一次導演創作室時,雖然也是高朋滿座,但幾乎大部份是即場門票或即日電話留票的。到了今年初的劇季(一),演出一周前售出的票已佔了一半,但今次《NSAD無異常發現》的即場票又有回升的趨勢。我們的一位董事卻樂觀地說,這反映了前進進已有不少固定的支持者,他們唔聲唔聲,臨場出現,嚇你一驚。

是的,經過今次劇季(二),臨場的售票給予我們很大的鼓舞,讓我們累積到更大的信心。不過,要更好地預計演出場數和加演的安排(但這不等於計算和硬銷),鼓勵觀眾提早訂票和購票,改變臨場購票的模式,仍然是必須。

上載於 Thursday, June 15, 200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